文化是大学的灵魂,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,是深圳大学担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,是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一流大学的核心内容。工笔画作为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。喻继高先生是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大师,是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领域的领军性人物。他的重彩工笔花鸟画,远祖五代两宋,近师傅抱石、陈之佛先生,博采古今,根植大地,造就了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史上的一个高峰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为弘扬国粹,繁荣中国工笔画创作,开拓新兴工笔画事业发展,充分发挥深圳大学高等学校人才培养、学术研究、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功能优势,深圳大学创办“深圳大学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”并且聘请喻继高先生担任研究院首任院长。
成 立 缘 起
Origin of Establishment
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是深圳大学批准成立的实体性研究机构,旨在集合国内工笔画界的专家学者,发掘中国工笔画之审美思想、艺术哲学、文化精神,系统整理中国工笔画发展历程及艺术创作史料,培养相关研究创作人才,把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打造为中国工笔画传承、创新、走向世界之高地。深圳大学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的创立,将成为深大“灵魂建设”工程的标志性举措,是深圳大学坚持文化立校的优秀典范。同时,它将推动深圳市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特色重要高地,为深圳在大湾区建立文化强市、打造创新型城市文化品牌标签作出贡献。
办 院 宗 旨
Mission Statement
研究院将以独立创新、多方位全面发展为原则,通过在工笔画艺术体系上掌握深厚纯熟的基本理论,挖掘其悠久的艺术历史,不断探索历史工笔画艺术的内在精神。努力成为文化产业新标杆,在把握与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同时,根据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加以推进、演化甚至进行再创造,从而研究创新出一条新兴的工笔画语境,使传统的艺术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,凝聚出一种符合新人类新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,生生不息、经久流传。为促进喻继高工笔画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,并建立起一套集创作、育人、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深圳大学中国工笔画美学完整体系,学院将通过喻继高先生创新的美术教育方法,传播工笔画艺术,培养工笔画优质人才, 精进艺术创作方法,推陈出新,打造具有自身影响力的专业品牌。因此,学院要加强研究院体系,把喻继高工笔画研究院打造成“面向世界、走向国际”的专业工笔画研究、创作、教育与传承的永久中心。
发 展 目 标
Goals of Development
(一)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在职人员
喻继高(院长)
尚 辉(访问教授、学术委员会主任)
李大成(执行院长,研究员,学术委员会、艺术委员会秘书长、委员)
王少杰(助理教授)
文婷婷(助理教授)
赵博雅(行政管理、学术委员会、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)
(二)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艺术顾问(按年龄排序)
陈佩秋、滕守尧、陈永锵、何家英、高云、陈孟昕、徐里
(三)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(按年龄排序)
喻慧(主任)、周彦生、徐惠泉、陈湘波、钟曦、莫晓松、梁宇、李项鸿、周正良、程健、陈向兵、李传真、王申勇、王冠军
(四)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(按年龄排序)
尚辉(主任)、赵立忠、王镛、林木、罗世平、梁江、常宁生、郑工、张鹏(女)、高智群、 毛文凤、张鹏、游江、曹艳玲
人 员 结 构
Personnel Structure
建设喻继高工笔画研究院,以中国古代工笔画艺术史、中国近现代工笔画艺术史为基础,并系统整理陈、喻体系的艺术脉络,从传承工笔画历史文化、创新工笔画艺术表达、优化专业培养水平、建设学科相关基础设施、构建工笔画美学新体系等方面着手,在完成核心使命的同时,进一步加强中国工笔画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传播,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工笔画这一东方艺术瑰宝。坚持以提高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国际地位为使命,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,寻找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的中国传统艺术创新转型路径。
工 作 内 容
Contents of Work
工笔画艺术展:
邀请国内知名工笔画家举办各类工笔画学术邀请展。
工笔画艺术讲坛:
邀请国内知名工笔画家、美术理论家登坛讲学。
工笔画学术研讨会:
邀请国内知名工笔画家、美术理论家举办各类专题学术研讨会。
学 术 平 台
Academic Platform
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与社会需求,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尝试实施三种人才培养模式:
1.本科生教育,开设相关基础课、选修课。
2.全日制硕、博研究生,依托相近学科,招收及联合培养硕士、博士研究生,培养工笔画理论人才,面向海内外招生。
3.培训研修班,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中国工笔画人才短期培训班、研修班。此外,喻继高中国工笔画研究院还接受各地访问学者访学,并在未来积极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。
人 才 培 养
Talent Training
联合各地美术馆、画院、艺术学院、港澳台及国外艺术院校等学术机构,以策划举办美术展览、学术论坛等艺术交流活动为契机,展示学术研究成果,加强文化交流,加速书画艺术的继承、创新、传播,并为书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。同时,树立并提高民族文化自信,促进与世界文化艺术机构的交流合作。
交 流 展 示
Communication Show